1、最普遍的“排氣”問題,即供熱企業供水、回水溫度達標,個別居民家中因為沒有排空暖氣里的氣體,熱水無法循環開,暖氣就不熱。沒有分戶的居民樓,排氣不暢影響更大,比如有的排氣閥是在頂樓,頂樓沒有排氣或用戶不在家,整棟樓的供熱質量都受到影響。 每年供熱初期,“排氣”是影響供熱質量的主要問題,要經過幾天的調試,慢慢正常。已經分戶的住戶,也面臨一個整個管網平衡的問題,造成同樣一個小區,有的家里熱,有的家里涼,如果沒有故障,供熱單位正常供暖,幾天后會達到最佳狀態。 2、還有一種情況是“市民感受”。供熱企業供暖的時候,是根據天氣狀況和運行標準執行,室外溫度在5℃時,回水溫度33℃,基本能保證居民家中達到16℃(本溪標準)的室溫標準,“33℃”的回水溫度,暖氣“不燙手”,但供熱主管部門在檢查時候,不是根據是否“燙手”來判斷,室溫標準是否達到16℃(本溪標準),才是衡量供熱質量的標準。 3、是供熱企業“偷工減料”。這也是各市供熱辦下一步將要檢查的重點,為節約成本而“偷工減料”的行為,一般是供暖末期,氣溫回升時出現。
|